陈叔善 Chen, Shushan

在大多伦多地区许多华语社区的晚会和活动上,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面如冠玉、目若朗星的翩翩美男子。他能歌能演,当起主持人来也驾轻就熟——他就是陈叔善Peter Chan。人们通常以为唱歌、演戏和主持就是他的主业。殊不知,这位眉清目秀、多才多艺的风雅之士最爱的是画画。他最拿手的绝活,也是画画。陈叔善的油画及国画,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:风格富丽堂皇又不失清雅,工写相间且不默守成规。他的画路东西融汇,具有非常鲜明的加拿大特色,代表着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精神。

年少成名 天赋不可辜负 

陈叔善原籍山东省烟台市,在香港出生。他自幼便喜爱画画,曾先后师承著名画家Mr. M. Andrews、罗冠樵、伍彝生及孙昌茵老师,学习国画及油画。当记者询问陈叔善是哪家美术学校毕业的高才时,陈叔善笑着说:“我早年在西安大略大学就读,主修的是政治及世界历史,美术是我的副修项目。”陈叔善的这一番话,着实让记者吃惊不小:副修项目却有如此深湛功力,光靠后天努力恐怕不够,非得有过人天赋不可。

陈叔善介绍说,他于八十年代末移民加拿大多伦多,并创办了自己的工艺礼品批发生意。由于生意上的关系,陈叔善常年不断穿梭于中国大陆、香港及北美各大城市。陈叔善虽然喜欢做生意,但内心一直感到很苦闷,浪迹半生,蓦然回首,发觉最爱的还是画画。在经历几番内心煎熬之后,陈叔善在2006年毅然放下一切,全身投入画的世界。

事实上,陈叔善做画的功力有着相当的水准,自幼便广受瞩目。这从他参加的画展级别和画作入藏的机构的级别就可看出端倪。早在1987年,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的《罗冠樵师生画展》上,少年陈叔善的画作便由罗冠樵大师亲点入选,当时引起了较大的轰动;2007年和2010年1月,同样是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的《薪火相传》画展,陈叔善都有画作成功入选。

枫叶国潜修 东西融汇

陈叔善早年在香港师承罗冠樵大师,深得其真传。移民加拿大之后,陈叔善继续发扬“思想进步、锐意创新”的时代精神,潜心研究和修习西方绘画艺术,并拜师Mr. M. Andrews等著名画家学习西洋画技。斗转星移,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,陈叔善逐渐将东西方画技融合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——富丽堂皇而又不失清雅,工写相间却不默守成规,被不少人赞为“折衷中西,融汇古今”。

“这幅画作非常有现代绘画的格局:从大处看,色彩鲜艳明亮、气氛酣畅热烈、笔墨劲爽豪纵;从细微处看,晕染柔和匀净、水分淋漓含蓄,”2015年陈叔善在大多伦多区举办第三次个人画展时,一位著名画家在欣赏了陈叔善近年所作的《鱼》后这样说道,“陈叔善的绘画技法西为中用,同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,真可谓融汇中西绘画之长!”

在加拿大,中国艺术已经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。而作为华裔画坛杰出代表的陈叔善,其作品在经过层层筛选之后获得肯定,分别参加了2007年蒙特利尔国际艺术博览会(Montreal International Art Expo)、2007年和2008年两届多伦多艺术博览会(Toronto Art Expo)等高等级的展览盛事。2010年年初,陈叔善的一幅画作更是被安大略省科技理工大学(University of Ontario Instiute of Technology)永久收藏。

陈叔善全情投入作画多年,荣誉等身。在诸多荣誉中,最让陈叔善感到无上荣光的事发生在大约十年前。2008年北京奥运前夕,其画作《力争上游》入选“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大展”,之后一并被组委会永久收藏。这项大展的筹划始于2006年年底,北京奥运组委会为了与全球华人一起共同庆贺盛事,特向全球各大型华人画会征集画作。经过数轮反复的斟酌遴选,陈叔善的《力争上游》无论其立意还是画工都属上乘佳作,终于在无数的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,成功入围。

陈叔善在海内外都拥有不少追随者。数年前陈叔善在多伦多举办画展时,一位远在香港的Wendy Lam女士,尽管从未与陈叔善谋面,在得知画展消息后,还特地委托网上公司送来了花篮贺仪,遥祝开幕式成功,成为开幕仪式上温馨感人的一个环节。

 

多才多艺 热心慈善 

在与陈叔善的交谈中,记者发现他的爱好极广泛,知识面也非常丰富。陈叔善笑言,除了画画,他还是加拿大影视广告播音演艺员工会(ACTRA)的业余演员,先后曾主演超过20个电视广告,包括百事可乐著名的广告——回家晚等。

陈叔善外形俊朗,英语、粤语和国语三语流利且能自由切换,所以深受社区各界喜爱,经常受邀在社区的各类晚会和活动上担任主持人。尤其是画展、艺术展等高雅活动,都以能请到他出任主持为荣。他的主持风格儒雅细腻、落落大方,为活动增色不少。

此外,画家本人亦非常喜爱唱歌,一直跟随誉满东南亚的花腔女高音、粤语流行歌曲《一水隔天涯》原唱者韦秀娴老师学习歌艺。

多才多艺的陈叔善还经常为各侨社义务献唱及担任主持。当孟尝会、颐康护理中心等机构举行慈善筹款活动时,陈叔善都非常热心地参与演出,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大家踊跃捐赠,帮助这些机构筹集到了大量的善款。

陳叔善曾被选举为加拿大墨韻琴聲書畫會第5屆主席,并长期担任安省中國美術會董事。在这些非牟利机构任职期间,陳叔善尽心尽力,帮助了许多移居大多伦多地区的来自中国两岸四地的艺术家。

潜心创作 2019回香港办画展

陳叔善以牡丹国画扬名。他是孔雀王伍彝生的入室弟子,所以,他的鱼鸟、山水、人物画技也十分杰出。尤其难能可贵的是,Peter多年来亦潜心研究西洋油画的技法,并将其融入国画创作之中。有本地画家点评说,Peter的画风开放,兼收并蓄,可发可敛,既有传统国画的经典作品、典型岭南派技法作品,亦有纯西洋技法画作,更有中西画技集成的创新,独树一帜。

陳叔善的画作广受欢迎。为了向本地观众全面展示不同时期的作品,他已经在大多伦多地区成功举办了三次个人画展。

陳叔善的下一个计划,就是于2019年回香港举办个人画展。 “我希望在时隔30年之后,香港的乡亲同胞们能再次亲见我的作品,” 陳叔善说,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我还希望有机会与故乡的各位高人方家共同切磋艺术、探讨技法。”

除了打算把近十年前与伍彝生大师合作的师生金鱼图、20余年前罗冠樵大师亲笔题字的山水画、30余年前风范初显的写生等一些难得一睹的珍品带回香港展出,陈叔善还计划创作一批新作品。他说:“我要把我最新的画技展示给香港的观众。”

为此,陳叔善进行了积极的准备。喷涌的激情和责任感,使他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用于绘画创作,包括西洋油画和中国水彩画。

陈叔善不仅是一个全情投入的画家,同时也是一位传播美好的使者。他用他满满的天赋和才华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,也不忘为社区为慈善倾情奉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