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堅硬的材料上銘刻柔軟的線條,讓生命經驗化作凝固的形式,雕塑確乎與我們這樣飛速運行的時代格格不入,卻又似乎是我們這樣飛速遺忘的時代唯一的形體確證。這或者是中國城市雕塑開始生長和將走向繁榮的必然。在高度現代化的西方國家,雕塑已經成爲城市的象征之一。雕塑在與城市建築協調的同時還起著調節城市時空環境、滋養城市文化想象力的作用。步西方之後而又必須不重複不模仿,我們今日雕塑的難度對於獻身於雕塑事業的藝術家而言,可說是全方位挑戰。雕塑家如何不回避商業需要卻又能夠堅持自己的個性表達——雕塑語言的探索無疑正是今日中國雕塑競爭的核心所在。 林劍峰畢業於雕塑專業,再就讀於油畫專業。他對於形體和色彩都有天生敏感,但更敏感於人性的變化和生長,後者才是他創造的真正源泉,他的全部作品集中探討中國急速變化中的人性的形態,試圖呈現出我們時代的精神風景。當他創造之際,他常常在雕塑和油畫之間輪流進行,他戲稱爲一會兒做做數學,一會兒做做語文。有太多需要表達的思想,他始終不渝進行語言的實驗,探索表達的最佳方式。他的油畫作品中的人物或者動物,似乎一直在成長,某一天長大了,就突然從畫布裏跑了出來,站在了雕塑的隊伍裏。於是,雕塑的隊伍列在地面或者飛行在天空,油畫裏的人物和動物們還在牆壁上的畫框裏,這些人物和動物們互相觀察著對方,不斷發現對方也因此不斷發現自己。林劍峰的工作室,可說是一個藝術語言對話實驗室,是一個生長和創造的自由天地,油畫和雕塑在這裏互相啟發和促進,互相對話和成長。從南方到北方,從放棄商業到全身心投入藝術創造,林劍峰戲稱自己就像由一只家貓變成了一只野貓,由看人臉色行事到完全爲所欲爲,盡興發揮,表達的快樂令他的作品充滿幽默和睿智,也令我們可以體驗到一個藝術家與時代生活息息相關性。
